2025年03月31日
3月26-27日,由爱普搜汽车、上海良益与上汽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“2025第二届智能座舱创新与开发论坛”圆满落幕。在本次论坛上,移远通信汽车前装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友受邀发表题为《智能座舱产品趋势以及落地挑战浅谈》的演讲,深入解析了智能座舱跨域融合的趋势,为智能汽车行业提供了高效、安全的智能化实践路径。
随着智能座舱装车率持续攀升,座舱正从仪表、中控、娱乐等单一模块的“功能叠加”,向与智驾、车联网、信息安全等跨域联动的“全域融合”跃迁。这一趋势对硬件算力、软件架构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单SOC芯片智能座舱方案为这种融合提供了底层芯片基础,但是也带来了系统级架构与原有方案的冲突及落地的挑战。要实现破局,关键在于实现高性能硬件与灵活软件架构的深度融合。为此,移远通信依托多年研发经验,推出量产级框架方案并整合Car Service功能组件,有效降低车厂和Tier1客户的开发门槛,助力缩短产品量产周期。
硬核方案:48 TOPS高算力模组AS830M重新定义车载体验
在硬件方面,移远通信依托国内外不同平台,开发、规划了从入门级、中级、高级到专业级、豪华级的全系列智能座舱解决方案,涵盖不同AI算力等级,能够精准适配不同层级车辆的多样化舱驾功能配置。在工程实现维度,我们采用了量产级可靠性设计体系(DFR),包括集成二次过炉点胶等技术,同步实施面向制造的设计(DFM)和面向成本优化的设计(DFC)策略,在确保车载产品质量的前提下,为行业客户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产品。
为了应对智能座舱对算力的极致需求,移远通信推出了48 TOPS高算力5G智能座舱模组AS830M,该模组支持一芯双系统多端多屏多摄,以出色性能和超高性价比全面支持仪表、网联、中控、HUD、后排娱乐等多域融合需求。
AS830M以四大核心优势赋能车企:基于高通骁龙8 Gen 2平台开发,集成8核Kryo处理器、Adreno 740 GPU及独立NPU单元,AI综合算力高达48 TOPS,可支持多屏3D渲染、生成式AI语音助手及舱驾融合控制;支持5G R16双卡双待、Wi-Fi 7、蓝牙5.3,可提供高效数据传输和车联网功能;采用SIP系统级封装与BGA植球工艺,显著降低客户工艺难度;支持至多6个高清显示屏与17路摄像头接入,满足沉浸式娱乐与360°环视需求,成为“舱泊一体”的核心基座。
软件突围:LXC容器化技术实现“一芯多屏”安全协同
多屏化是智能座舱的重要发展趋势,面对多屏异构与功能安全的平衡难题,移远通信基于LXC容器化技术,打造了行业领先的软件框架,使得单颗芯片可同时驱动仪表屏、中控屏、副驾娱乐屏及后排信息屏,硬件资源全局共享,而各屏幕操作系统及应用独立运行,确保关键功能(如仪表)的实时性与安全性。
移远LXC容器方案具有信息隔离(容器独立分区、独立升级)、通信实时(内核公用,容器通信时延<10ms)、资源按需分配(GPU/MEM/IO/NET隔离)等优势,在保障功能安全的同时能够最大化硬件利用率。通过“硬件集中化、软件分布式”的设计,该方案既满足了车规功能安全要求,又为客户提供了高度灵活的定制空间。
移远软件LXC容器方案在助力舱联客户高效解决隔离问题方面表现优异,可适配IVI+T-BOX、IVI+Cluster、IVI+Cluster+T-BOX等场景,目前已在全球某头部OEM、新能源车企等实现落地。
移远通信将持续深化高算力硬件与弹性软件架构的研发,携手全球40余家车企及60+ Tier1合作伙伴,推动跨域融合技术的规模化落地。未来,移远通信将继续以开放合作的态度破解技术挑战,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定义产品边界,共同打造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具想象力的智能座舱体验。